第一卷 第48章 初见史可法 (第3/3页)
即便外界非议,只要结果利国利民,又何必瞻前顾后?夏华,你的团练现有多少乡勇?”
夏华没说实话:“原有一千多,现已增至四五千。”
史可法面露喜色:“好,很好...”
夏华知道史可法在想什么,他对此是求之不得的。
史可法此次从南京来到江北,并不是巡视一圈就回去的,而是要常驻江北,在扬州建立督师幕府,总揽江北四镇等地的军政事务,所以他还带了一千多名军士,同时,他心知肚明江北四镇的军阀们个个拥兵自重、跋扈妄为,不但难以真正地起到攘外安内的作用,还尾大不掉、祸国殃民,因此,他计划在扬州等地招募新兵、扩充真正忠于弘光朝的他的嫡系部队。
除了一千多名军士,史可法又通过他的多次据理力争从南京带来大批兵器、军械、盔甲、粮草、布匹等物,外加二三十万两白银作为紧急军费,并拥有调用扬州府的钱粮赋税的权力。
既要扩军,收编现成的肯定大大好于白手起家,夏华的团练已参加过实战、战斗力可观,最重要的是,这支武装力量的首领夏华还是一个品德高尚、智勇双全、通晓军事兵法的人才,如此一来,在史可法心目中,夏华和他的团练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他的及时雨。
史可法官居兵部尚书,在名义上统领江北四镇,但四大军阀个个不把他当回事,他近乎光杆司令,手下没有一支强大的嫡系部队。夏华和史可法的情况很像后世电影《投名状》里庞青云和陈大人的关系,庞青云带着八百土匪投效朝廷,别人根本看不上,唯有正缺人手的陈大人对他另眼相看,给了他机会。
次日一早,史可法亲自在马知府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君临村。
眼前一幕幕的亲眼所见,既让史可法再度惊奇和感叹,也让他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决定。
“夏华啊,本官过几日回应天府一趟,你跟本官一起吧!”史可法眼神深邃地看着夏华。
“草民谨遵阁部安排。”夏华应道,但心里对此有点意外。
“高杰外甥李本深还在你这里吧?”
“在呢。”
“你留着他也没用,放了吧,本官在这件事上已答应过高杰了。”
“是。”夏华那天没杀李本深,高杰压根不在乎这货的死活,夏华杀他没啥意义,想杀随时可杀,留着或许有用,就留着了。
“唔...”史可法忽然想起了什么,“夏华,你可有表字?”
“回阁部,尚无。”
史可法微笑道:“我为你取一表字如何?”
夏华感到惊喜:“能得阁部赐字,草民三生有幸!”
史可法轻轻拈须:“古人云,明心见性,不矜不伐。夏华,我知你是个大好男儿,愿你心怀大明、忠君报国、志存高远且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你的表字不妨就叫‘明心’吧!”
夏华向史可法深深鞠身作揖行了一礼:“草民谢阁部赐字。”
史可法等人离开后,汤来贺单独走到夏华身边,笑道:“夏公子,恭喜啊,得到史阁部这般青睐器重,你可知史阁部为什么要带你去应天府吗?”
夏华道:“不知,还请汤大人赐教。”
汤来贺很感慨地道:“史阁部这是要破格提拔和栽培你呀!根据惯例,只有守备及以上实职的任命才需要特地赴京接受兵部考核,由此可见,史阁部是要封你一个级别很高的官啊!你呀,前途无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