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0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09 (第3/3页)

的渴望。

    而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水质,自然能够种出更好的东西,同样重量的大米,看看现代,为什么米的价格却完全不一样呢?这都是优选优育的结果,日本的和牛,韩国的韩牛,相比起中国牛的价格都要高上许多,每一斤牛肉之中所蕴含的利润也远远超过了中国牛肉的价格,这就是优选优育的好处,所以在农业上进行改革,不仅仅可以改善环境,同时也可以改善宋朝的产业结构。

    宋朝毕竟不是美国,拥有那么广阔的平原适合耕种,中国是一个百分之七十六的土地都是丘陵的国度,在这个国家,粗放式的农业并不适合,日本的精耕细作才更加适合,宋朝注定不会像美国一样,掌握世界的粮食大权,然后宰割世界,这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因为宋朝的土地,根本不可能种植如此多的农作物,只有平原,才适合现代农业的做法,而丘陵,对于那些大机器来说,绝对是一个十分难以逾越的高坡。

    所以宋朝的地理环境根本不适合搞美国这样的大农业,而事实也是宋朝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前世的中国之所以必须要搞大农业,那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太多,十四亿的人口,如果自己不能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便需要依靠外国的粮食进口,到时候中国就会像非洲和美洲的国家一样,被美国为首的粮食集团所控制,仰他人鼻息而活。

    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也是中国人所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所以为了保证中国可以不受制于他人,粮食的增产就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而如今则不同,宋朝有着十分广阔的殖民地,自己没有粮食又有什么关系,直接进口就行了,这些地方都是殖民地,无论是东南亚还是美洲,都是巨大的粮食生产地,宋朝又何必自己生产呢?

    而已宋朝如此小的平原,自然是进行精耕细作,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地理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耕种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日本一样,每一个县,甚至是每一个市都有自己专属的品牌,大米就有上百种,牛肉更是五花八门,神户牛,信浓牛,可以说是最大程度的促进了日本的农业发展,相比起中国来说,日本的平原地区更加稀少,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都是丘陵,依靠如此稀少的土地,日本的农业产值却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精耕细作,使得每一块地方上的粮食,都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因此产生不同的口感,这是美国和中国都无法做到的。

    而如今宋朝却有这个条件去做,因为没有粮食的压力,完全可以用这种做法,一来是减轻土地的负担,二来也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看看那些发达国家的农村,就知道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并不仅仅是因为庞大的城市,更是因为富裕的农村。

    美国这样的农村自然不用说,大农场主的生产方式,保证了他们即便是粗犷式的生产,凭借庞大的生产力,也依然能够使自己的生活保持富裕,但德国,英国之类的国家就不行了,如果像美国一样,那么大一块土地承包出去,然后让他们生产,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日本的做法,无疑是最为值得参考的,这是少平原的地区,最为适合的耕种方法,如此一来,无论是从环境上,还是从经济上,改变如今粗犷式的种植风格,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徐清对此也是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毕竟宋朝的土地,尤其是农村的土地大部分是在地主的手里,自由民的数量并不多,大概只占所有土地所有者的不到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全国将近八成的土地都是在地主的手里,而他们之中又有许多人在城市中开设企业,在官场上则是士大夫,拥有很大的权利和话语权,想要让他们改变自己名下的土地耕种方式,靠强硬的做法是不行的,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这么做对他们有利,他们才会去改,而要做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