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〇三章:转战武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〇三章:转战武昌 (第3/3页)

都有些道理,我看这样吧,咱们把兵力三七分开,三成的兵力防御侧翼,七成的兵力进攻贺胜桥,大家以为如何?”

    听了主帅的话,各位将领都表示同意。额勒登保接着说道:“唐大人指挥的靖卫军在南昌勇挫敌焰,海内震动,此次攻打贺胜桥,我看还是由唐大人领兵打先锋,直接攻打贺胜桥,杨遇春、杨芳等部随后跟上。一定要把贺胜桥拿下来,然后,咱们才能进『逼』武昌。”

    唐宗周说:“卑职遵命,明日就启程,直取贺胜桥。”

    会议开完了,唐宗周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将连国杰、汤守谷等人找来计议。听了唐宗周介绍的会议情况,汤守谷沉『吟』着说道:“让咱们去打贺胜桥,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贺胜桥易守难攻,咱们就算打下来,只要也要死掉一半人啊。”

    连国杰说:“我已经派人去那里刺探过,那里有贼兵一万多人,李金囤把差不多一半的兵力都放到了那里,比咱们的人还多。咱们以少攻多,这违背常理。”

    唐宗周说:“还有陕西总兵杨遇春,四川副将杨芳的三万多人和咱们一起进攻。”

    方佩纶说:“他们会真的和咱们同心协力吗?如果到时候他们出工不出力,那咱们可就危险了。”

    唐宗周说:“这些事我都想过,而且也确实有可能会出这种事。不过,如今乃是国势危殆之际,管不了那么许多了。更何况正是这种时候才能显出英雄本『色』,咱们如果能打赢了贺胜桥这一仗,看谁还敢小觑咱们?”

    第二天一大早,唐宗周就带领着靖卫军全部人马直奔贺胜桥而来。贺胜桥这个地方乃是湖北咸宁通往武昌的咽喉要道,在这条要道的两侧有斧头湖、梁子湖、鲁湖等湖泊隔绝了交通,想从陆路北上武昌,只能走这里。贺胜桥本身只是一座不起眼的石板小桥,没什么特殊之处,但这里的地势却十分险要,有庙山、罐山、巴斗山等起伏的丘陵,很利于防守,而来进攻的一方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唐宗周带着连国杰等人认真察看了这里的地形,越看他越是皱眉头。只见这里山水交织,地势复杂,一块一块的小池塘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山坳之间,这些小池塘普遍都不算太深,徒步就可以涉水通过,但是它们却构成了开阔地带,非常便于守军发挥火力。同时,在各处山坡之间茅草丛生,十分繁茂,这些茅草看起来对于进攻一方是很有利的,因为可以提供掩护,但是仔细观察后唐宗周却发现,这些繁密的植被其实却是进攻一方的陷阱,因为这些茅草会使得攻方前进很困难,还容易『迷』路,更重要的是会使得攻方的指挥陷入困境。进攻的部队一旦钻进这些茅草丛,后面的指挥官就会看不到他们,搞不清他们到了哪里,结果就会无法及时调整战场部署。而防御的一方由于事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已经选好了对自己有利的地势,因此可以把一切不利条件统统抛给攻方。

    唐宗周脸『色』阴沉地对连国杰说:“栋才,你看咱们的进攻应该从哪里打响啊?”

    连国杰挠了挠头皮,有些沮丧地说:“哪里也不好啃啊,教匪把有力的地势都占据了,咱们连条缝都找不着。依我看,只能是把杨遇春、杨芳的兵力都调上来,拼出死伤一万人,这样才能硬填出一条路来。如果只是咱们这一万人,恐怕全打光了也『摸』不到贺胜桥的边。”

    唐宗周摇摇头:“杨遇春、杨芳的官阶都比我高,他们怎么会听从我的调度呢?咱们是指望不上他们了。”

    几个人都感到很泄气,不由得都沉默不语。过了良久,汤守谷才发出了一声长叹:“唉,我的脖子都看酸了,可还是没有发现敌军的破绽,没有找到能杀过去的捷径。再说,这里茅草如此繁茂,我军如何统一调度指挥啊?一支人马冲上来后面就看不见了,打到哪里也不知道,这仗可怎么打?”

    罗清皋哼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咱就给它来个『乱』打一气,大伙儿冲上去,见到敌人就杀便是了。”

    唐宗周的眼睛忽然一亮:“哎,少鹤说的有道理。既然难以统一调度,那干脆就各自为战,你们每个人带着一支人马只管往上冲,冲到哪里算哪里,只要能冲过去就行,到时候,我也不在后面指手画脚了,我也带着一批人找个地方冲上去。有道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咱们就用这种没有章法的打法来赌一次。”

    连国杰说:“老师,这能行吗?没人在后面指挥调度,万一敌人反冲过来怎么办?”

    唐宗周毅然地说:“不管他了,冲过来就冲过来。他们冲过来,咱们就冲过去,这种时候,咱们只能这样和他们拼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