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穷途末路 (第3/3页)
么时候能到,眼下还是赶紧找蒙古王公们借粮去吧——哎,你不要着急走,先把这些菜吃完再说。”
松筠按照嘉庆的吩咐,去找蒙古王公们借粮,但是也很不顺利。蒙古王公们也不傻,他们知道现在的形势,更何况共和国方面已经派人去给他们送信,告诉他们如果和清廷划清界限,那么可以保证不剥夺他们的王爵,不侵占他们的领地。因此,很多蒙古王公也都让清廷的使者吃了闭门羹,当然也有少数王公对满清有感情,还是借了一些粮食和牛羊给清廷,但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盛京的粮食危机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很多旗人跪在皇宫门前哭求嘉庆赏赐给他们一点粮食,但是嘉庆也无可奈何,他已经把自己每天的菜肴削减为两三个菜,其余的粮食都省下来接济了穷困的旗人,但还是远远不够。
就在这时,又传来了可怕的消息,共和军向着东北发起进攻了。这一次,他们没有走水路,而是从辽西走廊一路杀了过来。共和军已经攻下了兴城,也就是前明时代的宁远,现在正在向着锦州发起猛攻。
嘉庆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家都手足无措,目前官兵们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前任军机大臣洪亮吉忽然来到了盛京,说是带来了共和国方面的重要口信,请求嘉庆召见。
听到这个消息,嘉庆和众位大臣不觉感到诧异。洪亮吉自从一年前被派到南京去议和,结果再无消息,不知道为什么此时他会来到盛京。嘉庆自己并不想见他,于是派了松筠去看看他到底带来了什么口信。
松筠在自己办公的府邸接见了洪亮吉,一见到洪亮吉,松筠也不由得一愣,只见洪亮吉已经改头换面,不再是从前的模样。他的辫子没有了,改成油光铮亮的背头,身上穿的虽然还是长袍马褂,但是衣服的料子却不再是中国绸缎,而是西洋的呢绒了,在他的胸前还垂着一条西洋怀表的表链,如果不是现在在屋子彼此面对,而是走在大街打个照面的话,松筠绝对不敢认他了。
松筠说道:“洪大人……啊不,洪兄,你,你这是从哪里来呀?”一边说一边请他坐下。
洪亮吉说:“松中堂,我是从北京来啊。唉,去年我奉旨到南京去议和,不想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共和军的船队已经从舟山出发了。这样一来,我的议和也就无从谈起了,好在龙汉青总统对我还算不错,他邀我到他新设的国立大学里担任教授。不过我还是心念故国啊,自从我听说北京被攻占,皇上北狩的消息之后,心里就一直惦记不下,于是我就从南京到了北京,求见了龙汉青总统,求他允许我到盛京来一趟,这也算是我和当今圣上君臣一场,尽到我的心意罢了。”
松筠说:“稚公,你到盛京来,说穿了就是来劝降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回去了,皇上早已下定了决心,誓与社稷共存亡,绝不做什么安乐公归命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也都决心以身殉主,所以你劝降也是白费唇舌。”
洪亮吉说:“松中堂,这又是何必呢?你们的情况,我在北京也了解到了一些,现在你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怎么打仗啊?共和军打来,你们必败无疑,你总应该知道当年大金国灭亡时的情景吧?当时国破君死,完颜家族血统灭绝,后宫的嫔妃惨遭蹂躏,全国上下死者如山,多么悲惨的情景啊。今天这大清国嘛,肯定是要完了,不过国完了,人却可能留下来,留下你们爱新觉罗一脉,世代永续,难道不好吗?那边是共和国,也不可能封当今皇上做什么安乐公归命侯,他们没有爵禄制度。不过龙总统说了,还是做老百姓最安全、最踏实。他说了,皇上可以回到北京去,共和国可以给皇帝找一处宅院居住,还可以拨一笔银两保证让皇上和后妃皇子等人一辈子衣食无忧,其余的王公贵族们也都可以照此办理,其余的旗人也都尽可能地安排出路。我看这个条件不错啊,值得皇上考虑一下,我也曾是大清的臣子,出于对皇上的一点忠心,我希望松中堂能把我说的这些禀报皇上,就让圣衷来宸断吧。”
松筠沉默了一会儿,对洪亮吉说道:“既然如此,皇上的尊号就没有了,是不是这样?”
洪亮吉说:“龙总统说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皇上必须狠下心和大家一起做老百姓,只要能答应这一条,其余的事都好说。你们还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条件,我去和龙总统交涉,尽量来满足你们的要求。”
松筠说:“用大清的灭亡来换取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这样的条件皇上能答应吗?各位王公亲贵们能答应吗?我看难啊。稚公啊,我把你这些话转奏,成不成的就看他自己怎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