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宽容 (第3/3页)
满清人‘剃发易服令’之下,讲‘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对于不结鞭者肆意屠杀。而我朝以宽仁待人,不以此为留难。残暴与仁义,一目了然,天下自有公心。此令一出,必使四方归心,百姓拜服。”
想了一下,朱慈煃也明白过味了。蒋德璟的意思是想体现自己的仁慈,首先说已经剃发的百姓是无罪的,而后在说只要没有给满清人效力的官员也是受我欢迎的,这样阻力就会小吗?朱慈煃皱着眉头问到:“这样可以么?这些人所害怕的是许多崇祯朝老臣一旦到来,会拿掉他们的权力才这样反对,仅仅以我的仁慈说话,份量不足吧!”
“殿下您明白症结所在,这个问题呢,其实也简单。先民后官,不过是讲求一个大义之名,表现您是一位宽容之君,如此一来,许多人也要掂量掂量了。君视臣为草芥,臣视君为仇寇。反之亦然,若一个臣子完全不在乎君王的名声,在道义上他就弱了气势。而后只要您安抚一下,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弹,毕竟现在新朝建立,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大量的人才。目下对于这些人,您也需要一定的让步,让他们给您卖命。”
“其中尺度不好把握啊!”
“殿下天纵之才,自然不会有问题。”
“你什么时候也会这一套了?堂堂正正的八公先生也有拍人马屁的时候啊。哈哈…………”
蒋德璟却很严肃的说到:“官场惯例,若不了解,如何整治?殿下既有整治天下之心,老臣敢不效命,此事便交给老臣吧。内阁之中,定然全力以赴,以使殿下得人心,得天下。”
“好,此事便交给你了。若有顽固不化的,让黄道周出面,去找谢云沛。”
蒋德璟心中一紧,看来王爷的决心很大啊。谢云沛是什么人,和阎王爷差不多了,军法处那里的卷宗无数,这当官的,谁的屁股是干净的?再说,军法处拿人,需要理由么?
一旦是敌人,那就毫不留情的打击;对于可以争取的人,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大明复兴却只在此子身上。
“你且去吧,杭州的降军近日就要送来福州,你也安排一下,不要为难他们。这些人都是汉人,即便翻过错误,可当兵的只是听令行事,我自有安排,以后他们也是很有作用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