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盘点家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盘点家业 (第1/3页)

    翌日清早,陆文青按照前世的习惯起了个大早,在院子里锻炼了一阵,觉得有些不过瘾,见陆守荣夫妇都还没起来,便叫上陈大正,一起绕德县县城跑了一圈。德县县城虽然不大,两人也足足跑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跑到两人都是浑身热气腾腾,仿佛刚从桑拿房里出来似的,引得不少行人扭头关注。

    刚回府上,便有陆李氏院中的丫鬟来叫他吃早饭。陆文青便迈步向后院走去。

    “这是干什么去了,怎么大早晨就弄了一头汗?”

    陆文青走进陆李氏屋内的时候陆守荣夫妇的早饭已经吃了一多半,陆李氏正准备让人把儿子的饭菜再热一热,抬头看见儿子陆文青跟个香炉似的顶着一头白气走到屋内,赶忙拿了块毛巾给儿子擦去额头上的汗,然后开口问道。

    “这几日在床上躺着,身体都快生锈了,趁今日起的早,便出去跑了一圈,也算是锻炼锻炼身体。”

    陆文青从母亲手里接过毛巾,扶着陆李氏坐下,然后说道。

    “那也得有个度啊,你风寒才刚好,怎么能这么折腾身子呢?”

    陆李氏有些嗔怪的瞪了一眼儿子,然后让人把屋内的炭火弄的旺些,免得等下儿子出完汗之后着了凉。

    “知道了母亲,以后注意。”

    陆文青皮着脸笑道。

    不管对这个时代是如何陌生,但陆李氏对儿子毫无保留的关心却让陆文青心中十分温暖。

    看到儿子身上还是不停的出汗,陆李氏便让人把儿子的饭端下去重新热了热,顺便让陆文青晾干了汗再吃饭。陆守荣还是以往食不言寝不语的性子,将所有的碗里最后一粒米都打扫干净后才放下碗筷,对刚开始吃饭的陆文青说了句在前厅等他便出门离去。

    “你和你爹昨晚在书房说什么了,你爹昨晚从书房回来一句话都不说,今天早晨也是。”

    陆李氏看着丈夫走出门外,小声的问了句儿子。

    “没什么,就是聊了聊大哥,我昨天从报纸上看的,第二师已经回到徐州了,说不定大哥能在过年前回来一趟。”

    陆文青还不知道怎么和母亲说,没敢说真话,低着头将话题扯开。

    陆文远所在的第二师原本在徐州驻防,绥远战役开始为防止日军借此开战前移到了沧州,绥远战事刚歇西安又发生了双十二事变,随即开赴潼关准备平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又继续在潼关驻扎了一个多月,几天前才从铁路回到徐州,算起来半年内在绕着华北西北走了一个大圈,年关将至,放几天假让官兵回去探亲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

    陆李氏顿时喜上眉梢,迫不及待的向儿子追问道。

    “应该有可能的,大哥跟着部队在潼关驻扎了两个月,这会儿回到徐州,按照中央军的惯例,一般都会给离家较近的军官们放个探亲假假,就是不知道大哥能有几天假,要是短了可能就不回来了。”

    “再短也得回来!你吃完饭就去给你大哥拍电报,叫他无论如何也要年前回来一趟,他都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一听说儿子可能回不来,陆李氏顿时有些着急。

    “行,我从父亲那里出来就去拍电报。”

    陆文青三口两口把碗里的米饭扒拉完,转身应了一句准备起身去前厅。

    “先拍电报再去见你爹!”

    陆李氏蛾眉一竖,态度斩钉截铁。

    “行,我这就去。”

    陆文青头一次看到老娘这么坚决,没敢多说,一路小跑回自己院里,写了封信吩咐陈大正拿着去自家电报馆里发给大哥,然后才来到前厅。

    陆文青到前厅的时候发现前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陆守荣面前的条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账本,管家周笠和两个账房正在给陆守荣盘算这两个月的收支情况,,陆守荣抬首看到儿子进来,伸手指了指下首的位置示意陆文青坐下跟着一起旁听。

    陆家在德县经营数代,从陆文青爷爷那一辈便是德县有名的大户,津浦线通车以后,德县迅速从一个无名小县发展为鲁北重镇,陆守荣抓住时机,迅速扩张经商范围,现在已是德县名副其实的首富,商业领域横跨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