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41章 惠民和教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41章 惠民和教化 (第1/3页)

    融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旧的利益集团、被边缘化的部族势力、以及外部干预力量,始终在寻找机会。

    在里桑地区,一个失去权力的前酋长之子,不甘心家族衰落,秘密勾结境外势力,试图在原里桑境内制造骚乱。

    他们煽动部份民众,声称索盟的政策破坏了传统,掠夺了资源。

    然而,他们的计划早已在杨三情报部门的监控之下。

    就在他们准备发动袭击,焚烧一所新学校的前夜,杨三的特种部队如同神兵天降,精准地逮捕了所有核心成员,缴获了大量武器和煽动性材料。

    行动干净利落,未伤及无辜。随后,联盟媒体迅速公布了事件真相,展示了缴获的证据,并将此次事件定义为“一小撮被外国收买的叛国者破坏和平发展的阴谋”。

    舆论一边倒地支持联盟政府,那位前酋长之子甚至被自己部族的多数人唾弃。一场潜在的内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联盟的掌控力反而得到了加强。

    基贝拉港的整合也遇到了麻烦。一家原本控制着港口大部分业务的三色国航运公司,不愿接受联盟的新管理和税收政策,试图煽动码头工人罢工,并以其影响力游说欧洲国家向索盟施压。

    叶眉的处理方式既强硬又巧妙。她首先命令杨三的海岸警卫队,以“安全检查”为名,暂时扣留了该公司几艘涉嫌文件不齐的船只,造成其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兄弟投资控股的一家新加坡航运公司迅速介入,以更高的工资招募工人,并承诺遵守联盟的所有法规,很快恢复了港口的正常运行。

    在国际上,叶柔亲自出面,向相关欧洲国家出示了那家三色国公司试图行贿联盟官员、偷漏税款的证据,并强调联盟欢迎所有守法企业公平竞争。

    证据确凿,欧洲国家无奈收声。三色国公司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灰溜溜地接受了新条件,其市场份额被大幅压缩。

    在初步完成内部整合后,叶柔决定将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

    她不再满足于领土的扩张,而是要构建一个以索盟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和政治体系。

    在一个由索盟主导举办的区域性首脑会议上,叶柔提出了建立“非洲之角经济共同体”的倡议。倡议内容包括: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关税。

    ·自由贸易区:推动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由兄弟投资牵头,建设连接各国的重要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

    ·共同安全机制:建立情报共享和联合反恐机制,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这个倡议对那些尚未加入索盟但经济上与其联系日益紧密的小国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它们看到了阿丹北部、里桑部分地区并入后获得的发展红利,开始认真考虑通过加入共同体来分享好处,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被“融合”。

    这实质上是一种更高级、形式更温和的“扩张”。它用经济纽带和共同利益,编织一张巨大的网络,将周边国家自然地吸附在索盟周围。

    军事威慑退居幕后,成为了保障这一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最终手段。

    世界的另一端,叶雨泽和杨革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应着非洲的行动。

    希望草在加州的种植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开始在米国西南部的干旱地区推广。

    米国农业部的合作日益深入。这为叶柔在国际上提供了极大的底气——

    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强国都在引进的技术,谁还能指责它是“入侵物种”或“落后技术”?

    那几个曾经试图窃取希望草技术的商业间谍,果然如杨革勇所料,花费巨资和大量时间研究那根本不存在的“特殊肥料”,最终一无所获,成了业界的笑柄。

    而加州农场的“非洲农业体验区”更加火爆,捐款和支持非洲发展的人群日益扩大,无形中为索盟赢得了西方民间的好感。

    叶雨泽和叶柔定期视频通话,交换信息,分析局势。父亲的经验和全球视野,依然是女儿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吞并周边小国的行动暂告一段落,索盟的体量和影响力已然跃升为地区性强国。

    叶眉忙着消化新领土和推行经济共同体计划,杨三的军队在整合后变得更加强大,他的情报网络渗透得更深更广。

    叶柔则运筹帷幄,驾驭着这艘越来越大的航船。

    他们成功地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领土和人口的显著扩张。过程不乏惊险,但最终都化险为夷,甚至将挑战转化为了巩固权力的机遇。

    然而,棋盘变大了,对手也更加强大和狡猾。

    三色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问题虽然被暂时搁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